除了簡報本身外
在之前的文章裡
有簡單分享了三個上台說話的技巧和吸引觀眾注意力的方法
這些都是說話的「型式」層面。
而這一期的文章要討論的是說話的「內容」層面:語調、語速、咬字
如果能了解這三個層面的新手誤區,
就能避免自己犯下一些明顯的錯誤,做出更吸引人的報告。
關於語調
這裡的語調指的就是「抑揚頓挫」。
或許有人會覺得,上台說話一定要有很明顯的抑揚頓挫,才能吸引觀眾。
然而對於觀眾而言,如果你的語調太過誇張
不僅聽起來會覺得很吃力,他們的注意力也會放在「你的表演」上
反而忽略了你想強調的內容。
因此,比起用力地想讓語調變得活潑
不如把基本的輕聲、一聲、二聲、三聲和四聲說清楚
用穩健的語調帶出你有料的內容。
關於語速
語速快慢是很主觀的感覺,雖然沒有一個最好的語速
但不同語速的確會帶給觀眾不同的感覺
例如:語速快會讓人覺得有能量、內容有趣
適合用在開場或想要快速抓住注意力時。
而語速慢會讓人覺得穩健、有力
適合用在解釋專業知識、聚焦重點時。
因應不同的時機,我們可以選擇調快或放慢自己的語速。
補充:
如果你也是上台會咬文嚼字、喜歡大力咬字的講者
推薦你把語速加快一點,會讓你更像在聊天,感覺更自然。
關於咬字
咬字清晰常常會被認定是一個好講者必備的條件。
然而,如果你不是要參加演說比賽,咬字太清晰反而會拉遠你和觀眾的距離。
因為咬字清晰會給人專業、有條理的感覺
無形間創造出了一種上對下的距離
而咬字模糊更像是我們和朋友聊天的方式
雖然聽起來很普通,卻會讓人覺得好親近
咬字清晰、模糊各自有不同的效果
觀察你平常的說話習慣,並想辦法在其間取得平衡。
但不論你如何選擇,都要以「觀眾可以聽懂」為優先。
結語
在閱讀完這些內容後,或許你會聯想到說話的黃金法則:
一個人是否喜歡你的說話取決於55 %的肢體動作、38 %的語調以及7 %的內容。
然而這個法則已經被證實只適用於
因此,上台時內容還是主菜
這些語調、語速和咬字則是讓你脫穎而出的加分項目。
相關講座邀約請洽:onlytomato0731@gmail.com
Instagram:每日更新生活策略、每週推播新文章
Youtube:公開表達系列教學
Podcast :公開表達系列教學
訂閱電子報:每週日獲得專屬內容
Excellent post. I definitely love this site. Continue the good work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