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頭
對於大學生來說,每一天都有各種團體在拉你入坑
不論是系上活動、系隊練球、學生會幹部
好像每個地方都非你不可。
當我們在人情壓力下接受這些任務,或許一開始感覺很充實、精彩
但漸漸地你會發現自己負荷不了,開始犧牲睡眠、休閒
甚至檢討自己的時間管理有問題
然而事實是,當我們接下了過量的工作
就註定會讓自己陷入疲累→低等勤奮→疲累的惡性循環
因此,如何選擇要不要接受一項任務就成了大學生的必備能力
而在這一期的文章將帶來四個判斷條件
讓你在下次猶豫不決時,好好核對。
檢視清單
我們都知道事情越多會越累
但你知道當事情越多時,你也會做的越糟嗎?
因為大腦本身就是一台注意力有限的機器
當你想要一天內完成許多事情,它的效能就會下降、甚至當機。
根據【深度工作力】書中所說的,正常成人一天只能專注一個小時
經過刻意練習後也只能提升到四個小時。
因此,列出自己的每日必做清單
並控制清單的數量上限(最好小於八項)
就能幫助自己有意識地推掉自己無法負荷的任務。
你的動機
想出幾點你想要參加活動的原因,並思考它有沒有具備以下三個元素:
因為想要證明XXX而去做、因為「感覺」很XX、因為不參加會後悔。
如果你正在猶豫的原因有以上元素的任何一個,那結果註定不會太好。
上面這些元素包含了「急迫性」、「自我認同」、「未來想像」
招生的學長姐們掌握各種人性的弱點
讓你對整個組織、活動產生一股「好的感覺」
想辦法開啟你的感性開關而忽略理性思考。
想像很美、現實很慘,加入後你的這些感覺會被滿足
卻可能會為了整個團體失去一些自主權
例如:過長的開會時間、效率極差的團體練習等
但反過來說,如果你真的喜歡這件事,
能夠列出想加入的具體原因,
就算因此要犧牲自己的某些權利你也願意
這時你才會「真的喜歡」這個決定。
試水溫
參加這個活動能否獲得你預想中的成效
最實際的方法就是試水溫。
除了參加迎新、組織舉辦的一兩個活動外
也要蒐集過去參加者的經驗,好的壞的都要盡可能蒐集,
這能幫助你在相反的意見中做出理智的決定。
然而在過程中要注意「沉沒成本效應」
不要因為自己參加了迎新、獲得了認可就覺得不加入很可惜。
隨時提醒自己,參加這些活動不是加入社團的開始,而是做出選擇的過程。
如此你才不會被團體情緒帶著走,做出糟糕的決定。
機會成本的思考
最後,不要讓自己陷入選擇「要不要」的情境中
想辦法找出更多選項,而機會成本的思考能幫助你做到這點。
例如:參加這個活動每周會花費你5個小時,用機會成本去思考的話
我們會想:「如果不參加這個活動,這五個小時有更好的選項嗎?」
或許你才會發現自己還有更想完成的事(先不要過度拘泥於可行性)。
透過這個問題,你能跳脫二選一的困境
發現更多選擇,找出一個真正適合你的選項。
應用情境
今天剛參加完滑板社的迎新,正猶豫要不要加入社團……
檢視清單
在加入課業、系上活動和系隊練習後
發現每天的必做清單大約為七項左右。
你的動機
自問:
你對於滑板的喜歡程度?7分以上
你覺得參加滑板社是向外界證明的一種方式?否
如果因此壓縮自己的休息時間你願意嗎?是
試水溫
參考之前參加迎新的感覺、把迎新當成入社觀察而非確定
問問之前參加過的學長姐,他們的社團時間、情況
蒐集正反兩種極端的意見。
機會成本的思考
如果滑板社每周會花掉你禮拜三晚上的兩個小時
在這段時間內你有更好的選擇嗎?跳脫要不要的情境,找出至少三個選項。
結尾
或許讀到這裡你會想:
為什麼要花這麼多心力決定要不要參加一個活動?
因為根據過往的經驗我發現,只要答應了某個活動邀約
原本自己想做、喜歡做、應該做的事情一定會受到影響,不論這個活動有多輕鬆。
而看完「少,但是更好」的相關書摘後,我更發現,
那些真正有成效的事情往往集中在那少數的一兩個任務上(28法則)
因此,與其騙自己參加活動能獲得「人際」以外的學習經驗
不如事前多花點心思,用更多面向檢核自己的參加意願。
如此,你才不會因為一時的衝動、誤會,賠上了自己的寶貴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