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在當下?釐清感受?如何正確地自我認同
推薦文章:笑著笑著就開心了?刻意微笑就能變開心的「臉部回饋假說」,有了新發現?
本周要推薦泛科學這篇關於「臉部回饋假說」的文章。在進入今天的內容前先簡單了解一下什麼是臉部回饋假說。這個假說發現,不論你現在的情緒是好是壞,只要你在鏡子前做出類似微笑的動作,心情就會好起來。
雖然這個假說的可信度一度被大家質疑,但在最近的實驗裡面,研究者發現只要你「做出來的」微笑很接近真實的微笑,確實會有改變心情的效果。
而在這期的內容裡,我想提出一個自己的觀察,也就是「習慣回饋假說」。這個假說指的是,你每天固定做的那些事情,將會你影響對自己的看法。
例如:你每天有閱讀的習慣,那你就會認同自己是一個喜歡學習的人;你每天總是在拖延該做的事,那你就會認同自己是一個懶散的人。
或許,你會認為外界的評價、過去的成長經歷才是真正影響你自我評價的關鍵,然而事實是,後天的習慣可以翻轉這些既定的因素。
跟你分享一個我的過去經驗,剛上大學的時候,我對於做簡報一竅不通,每次分組報告時我總是選擇做簡報以外的工作。然而在某個寒假,我突然收到一則通知說:「班上有同學推薦你擔任今年簡報教學的講師,你有意願嗎?」
當下,我沒多想什麼就接受了。在此之後,我開始花錢上各種簡報課程、花時間整理課程內容。最後我不僅簡報的能力明顯進步,甚至連續兩年擔任簡報教學的講師。
因為這些轉變真的太過劇烈,我免不了的收到許多朋友的嘲笑和揶揄:「欸,平常都沒在看你做簡報,你要教別人什麼?」、「自己做的糟糕就算了,還要耽誤人家學弟妹」、「還不如請我去教」、「到底誰推薦你的,這眼光有問題」……
這些話聽起來很刺耳,但當時的我卻沒有被影響,依舊持續學習、持續產出各種教學。這一切都是「習慣回饋假說」的作用。
因為平常花費時間金錢學習,所以我認同自己是一個「會做簡報的人」,這個強烈的自我認同能讓我忽視外界的那些雜音,選擇去做我認為正確、有效的事情。
讀到這裡,我想邀請你花三十秒的時間想一下:最近三個月想達成的一個目標是什麼?針對這個目標付費學習,建立起每日接觸的習慣。
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,不要因為別人的評價、內在的情緒、「沒有動力」、各種生活中的小波折而中止。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,自己不僅達成原本想要的目標,原本困擾你的人際問題、垃圾話,現在也能一笑置之。
因為自我認同,你會活得更有確信感。
*加入簡報 Hacker 的行列,讓你在兩周內快速掌握台大盃簡報大賽的【金獎心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