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慾望分子多巴胺】:為什麼慾望是無底洞 & 三個破解方法

【慾望分子多巴胺】:為什麼慾望是無底洞 & 三個破解方法

 

「快樂分子」多巴胺?

在閱讀這本書之前,多巴胺對我來說就是快樂的代名詞,好像只要多巴胺越多,我們就會越快樂。然而,在讀完【慾望分子多巴胺】這本書後,我才發現這些快樂背後是有代價的。

 

多巴胺帶來的快樂和「酬賞誤差」有很大的關係。「酬賞誤差」指的是,如果某件事情的發展比我們預先想像的還好,那我們就會感到快樂。

 

例如:在吃一塊提拉米蘇之前,我預期它的好吃程度只有五分,但實際吃完提拉米蘇後,我發現它的好吃程度竟然有八分。這之間的落差就會讓我們感到快樂。

 

然而,這個特性讓多巴胺帶來的快樂注定不會持久。即使是一件非常好玩、刺激的事情,一旦我們習慣了就再也無法從中感到快樂 (沒有酬賞誤差)。

 

更刺激

當我們無法從原本的刺激中感到快樂時,多巴胺就會促使我們去尋找更刺激的事情來達到同樣的快樂程度。

 

因此,它會不斷美化未來的情境,說服你:只要再獲得 XXX,你的人生就圓滿了。但是,當你真的獲得 XXX 的那一刻,大腦中的多巴胺又會開始尋找下一個目標,並繼續說服你:只要再獲得 YYY,你的人生就真的圓滿了。

 

這是一個沒有盡頭的惡性循環。

 

如果我們一味地遵從多巴胺對我們大腦下的指令,那我們注定無法享受當下。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想著如何達成更大、更遠的目標,而忘了自己擁有什麼、正在做什麼……更弔詭的是,你以為自己想要的東西很可能只是多巴胺製造的假象。

 

多巴胺存在的目的,就是為了提高人類繁衍下一代的機會。因此對它來說,吃東西、性愛、金錢資源等和生存有關的生理需求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
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明明晚餐吃飽了,卻還是忍不住在十一點叫份消夜來吃。因為我們的祖先常常不知道有沒有下一餐?下一餐在哪?所以只要有吃的機會都不能放過,即使你為了減重正在節食。

 

多巴胺激起我們的各種慾望,卻不問你喜不喜歡、需不需要。

 

找到平衡

看到這裡,或許你會想:既然多巴胺帶來的快樂有這麼多副作用,那我還是躺平、當個無欲無求的人好了,然而這是不可能的。只要我們是人類、大腦內有多巴胺,就會有各種生理 / 心理上的慾望,如果我們選擇躺平、不追不求,那這些慾望只會以偏差的形式被釋放。

 

因此,與其拚命抵抗多巴胺引發的慾望,不如利用以下的方法,讓我們在「追求未來」和「享受當下」取得平衡。

 

方法一:心流狀態

多去做一些能讓自己進入「心流狀態」的事情,這時你的大腦會動用所有的認知資源來做某件事,它自然就不會被各種慾望佔據。

 

方法二:關注每個小行動

刷牙時認真刷、上廁所時認真上、吃飯時認真吃……把關注力放在眼前的每一個小行動,停止在腦中不斷規劃下一步要做什麼。不做太多規劃才能讓酬賞誤差作用 (比想像中得好)。

 

方法三:多看大自然

墨爾本大學的實驗團隊發現,大自然的花花草草會同時刺激「皮質下刺激系統」和「皮質注意力控制系統」讓大腦中的慾望迴路和控制迴路達到更好的平衡。

 

以上就是為什麼多巴胺是有代價的快樂,以及三個找到平衡點的方法,如果你想看到更多閱讀、自我提升相關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 IG ,你就不會錯過每一期的內容了。

 


相關講座邀約請洽:onlytomato0731@gmail.com
Instagram:每日更新生活策略、每週推播新文章
Youtube:公開表達系列教學
Podcast :公開表達系列教學
訂閱電子報:每週日獲得專屬內容
購物車
返回頂端